【財經分析】非銀板塊迎配置機會?29家券商中報均“預喜”
業內人士分析,在資本市場向好背景下,券商經紀業務、自營業務收入預計將取得大幅增長。目前,非銀板塊低估值、低持倉,或迎來中長期配置機會,尤其看好有望通過并購重組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券商。
新華財經北京7月17日電(記者閆鵬)近日,多家券商密集披露中報預告,受益于今年上半年A股市場活躍度顯著提升,已披露業績預告的29家券商全部“預喜”,華西證券、國聯民生更是預計今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超過1000%。
業內人士分析,在資本市場向好背景下,券商經紀業務、自營業務收入預計將取得大幅增長。目前,非銀板塊低估值、低持倉,或迎來中長期配置機會,尤其看好有望通過并購重組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券商。
29家上市券商全部“預喜”
7月10日,紅塔證券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5年1-6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為6.51億元至6.96億元,同比上年增長45%至55%,拉開券商2025年中報“預喜”披露的序幕。
7月14日晚間,在完成更名之后的國泰海通證券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5年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52.83億元至159.57億元,同比增長205%至218%。國泰海通稱,上半年,公司全面推動零售、機構和企業三大客戶服務體系建設,穩步發展各項業務。
同日,中金公司公告預計上半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4.53億至39.6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5%至78%。中金公司表示,這一顯著增長反映出公司在資本市場回暖背景下,依托投行、股票業務及財富管理等核心板塊的協同發力,實現了經營業績的全面提升。
不僅頭部券商取得較好經營業績,中小券商業也展示出高彈性業績。東北證券、華林證券、國海證券、國金證券、湘財證券等預告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均超過100%。值得一提的是,天風證券預計實現扭虧為盈,今年上半年有望實現歸母凈利潤2800萬至3300萬,同比增速為108.64%至110.18%。
圖為29家上市券商發布2025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預告情況(截至7月16日)
據新華財經終端數據,截至7月16日收盤,有29家上市券商披露中報業績預告,全部實現“預喜”。其中,華西證券、國聯民生預計今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都將超過1000%,中國銀河、紅塔證券預告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目前在29家券商中最低,但依然有45%至55%的增速。
整體來看,多數機構的業績增長源自經紀、自營等核心業務的收入提升。比如國信證券表示,報告期內公司自營投資業務收入及經紀業務手續費凈收入等主要業務收入相比上年同期有較大幅度增長;長城證券表示,2025年上半年,財富管理、自營投資業務穩定增長,投資銀行、資產管理業務同比快速回升,推動公司整體業績穩步提升。
銀河證券非銀行金融行業分析師張琦表示,2025年以來,市場交投活躍度維持高位,下半年市場情緒有望延續,利好券商經紀業務收入持續修復,財富管理轉型持續加速,帶來新增量。重資本業務仍是券商業績增長主要驅動因素,固收配置空間壓縮下權益方向性投資或成重點方向。
浙商證券在研報中表示,基于經紀、投行、資管、自營等各業務線的預測,并考慮2025年各券商持續強化降本增效,管理費用有望繼續下降,且資產減值風險可控,預測2025年證券行業凈利潤同比增長約30%。
機構看好券商后市表現
2025年初至今,證券板塊(803203.EI)上漲1.81%,跑輸滬深300大盤指數,也遠遠跑輸銀行板塊。業內人士表示,政策呵護資本市場發展,非銀板塊低估值、低持倉,或迎來中長期配置機會,看好行業后續表現。
信達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樊繼拓認為,銀行股的上漲行情存在擴散到券商、保險等非銀金融板塊的可能。樊繼拓分析,銀行股過去兩年穩步上漲,從PB-ROE的角度來看,主要系2021-2023年銀行股PB下降速度遠快于ROE,估值存在較大修復空間。當前,非銀也存在類似的低估,2010年以來非銀PB和ROE波動相關性很高,但2021-2023年非銀的PB下降的速度和幅度明顯超過ROE,第四季度可能是非銀估值修復的重要時間窗口。
值得注意的是,從今年漲幅居前的券商看,并購重組預期是本輪券商業績增長和估值抬升的重要催化劑。比如,國泰海通證券今年上半年預計實現超200%的歸母凈利率同比增速,其表示主要原因之一為本次吸收合并產生的負商譽計入營業外收入。
又比如,國聯證券與民生證券合并之后,證券投資、財富管理、投資銀行等業務條線實現顯著增長,同時由于上年同期比較基數較小,國聯民生證券業績取得大幅增長,預計2025年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1.29億元,同比增長1183%。
工銀瑞信基金認為,券商板塊催化主要來自市場流動性改善、風險偏好提升或并購重組等因素。近期政策端穩資本市場的意愿較強,市場風險偏好和交投活躍度回升,6月中央匯金公司成為多家券商和基金的實際控制人,行業股權調整有望推動證券行業新一輪并購,券商板塊短期催化因素增強。從估值看,證券(中信)指數PB為1.33倍,處于歷史20%的較低分位數,向上彈性或較大。
國金證券非銀首席分析師舒思勤表示,證監會印發《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將基金經理薪酬、管理費率與業績比較基準掛鉤,基金管理者在未來配置的選擇上可能選擇當前低配行業。非銀是顯著低配的行業,未來有望成為主動基金增配的行業,建議關注有業績且估值顯著低于平均水平的優質券商,以及有潛在收并購預期的券商。
?
編輯:王媛媛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