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與歐洲會談無突破 核問題“拉鋸”走向何方
分析人士指出,伊朗與歐洲圍繞是否重啟“快速恢復制裁”機制等問題分歧明顯,但各方仍有繼續談判的意愿,未來也應推動美國與伊朗重啟談判,有效推進政治解決伊朗核問題進程。
新華財經伊斯坦布爾7月26日電(記者王騰飛、陳霄、沙達提)伊朗與英國、法國和德國代表2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會談,就伊核協議的履行及相關制裁問題交換了意見。這是以色列與伊朗6月24日?;鹨詠?,伊朗與歐洲三國就核問題首次舉行正式線下會談。據多家媒體報道,會談未能達成實質性成果。
分析人士指出,伊朗與歐洲圍繞是否重啟“快速恢復制裁”機制等問題分歧明顯,但各方仍有繼續談判的意愿,未來也應推動美國與伊朗重啟談判,有效推進政治解決伊朗核問題進程。
是否重啟制裁成焦點
此次會談在伊朗駐伊斯坦布爾總領館舉行,伊朗與英法德三國的副外長級別代表參加,歷時約4小時。
輿論在會前預計,此次會談的主要議題會圍繞將要到期的“快速恢復制裁”機制進行。歐洲三國在會談前已表示,如果伊朗不能在8月底前與歐方就履行伊核協議達成一致,將根據該機制重啟在聯合國框架下的對伊制裁。
伊朗副外長卡澤姆·加里布阿巴迪會后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各方就伊朗核問題與對伊制裁提出了具體意見。伊方嚴正抗議了歐洲國家在近期對伊以、伊美沖突問題的立場,并重申在“快速恢復制裁”等問題上的原則性立場。
根據2015年簽訂的伊核協議,伊朗承諾限制其核計劃,國際社會解除對伊制裁。聯合國安理會隨后通過第2231號決議,對伊核協議加以核可。該決議包含“快速恢復制裁”機制,允許協議簽署國采取措施應對伊朗的違規行為,這一機制的有效期至今年10月18日。
西方國家近期以啟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相要挾,要求伊朗繼續履行伊核協議,包括與國際原子能機構恢復全面合作、按照伊核協議限制核發展規模等。伊朗方面則認為,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已“違約”在先,而英法德三國則屢次違反協議義務、支持美國和以色列軍事打擊伊朗核設施,已主動放棄了伊核協議簽署國身份。伊朗外交部發言人巴加埃此前表示,歐洲威脅啟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缺乏法律和政治基礎。
對話談判仍是最佳選擇
盡管存在明顯分歧,但加里布阿巴迪在會后也表示,伊朗仍愿意繼續與歐方進行磋商。對此,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副所長李福泉認為,選擇談判依然是伊朗在當前困境下的最優解。伊朗并不愿啟動“快速恢復制裁”機制,這會對本已困難的國內經濟造成更大傷害。此外,保持談判態度也有助于爭取國際社會的理解和支持。
與此同時,歐方也有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問題的意愿。分析人士指出,重啟制裁或將引發伊朗的反制行動,甚至不排除伊方退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可能,這只會加劇中東地區動蕩,并非歐洲樂見的結果。
歐洲對外關系委員會學者埃莉·杰蘭馬耶認為,未來歐方可能希望保留對伊施壓的談判工具,將“快速恢復制裁”機制的有效期延長6個月到一年,同時為恢復美伊談判創造條件。
能否實際推動解決伊朗核問題,美國依然是關鍵一方。伊朗6月遭到美國襲擊后,已拒絕與美國進行直接談判。加里布阿巴迪24日在社交媒體發文,提出了伊朗與美國談判的多項前提,包括尊重和承認伊朗根據《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享有的權利以及解除對伊制裁。
杰蘭馬耶認為,目前仍難判斷伊美能否重回談判桌。她說,美國特朗普政府是愿意耗費政治資源嘗試與伊朗達成協議還是任由事態發展,仍是未知數。她認為,甚至不排除美國再次“開綠燈”,允許以色列打擊伊朗核設施的可能性。
中東分析人士認為,威脅與武力并不是解決伊朗核問題的正確方式,只會加劇矛盾和仇恨,只有堅持對話談判才是解決該問題的根本出路,也是讓中東局勢降溫的最佳選擇。
?
編輯:劉潤榕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