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合作成效如何?未來如何突破瓶頸?——來自上合組織工商論壇的觀察
報告指出,近年來,跨境鐵路的持續升級成為上合組織區域聯通與供應鏈高效協作的突出亮點。
新華財經北京7月17日電(記者劉夏村、鄒多為)當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面臨重塑,作為當今世界覆蓋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區域性國際組織,上合組織供應鏈合作成效如何?未來如何突破瓶頸?在7月17日舉行的上合組織工商論壇上,國內外嘉賓對此展開討論。
“產業鏈供應鏈融合是上合組織經貿合作的關鍵方向?!敝袊Q促會副會長李慶霜表示。當日論壇上發布的《上合組織供應鏈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至2024年期間,上合組織成員國積極實施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協作和數字化轉型等一系列戰略舉措,在供應鏈合作領域取得突出成果。
記者了解到,今年,上合組織中國實業家委員會與其他各成員國實業家委員會溝通協商,達成廣泛共識,形成了這份報告。
報告指出,近年來,跨境鐵路的持續升級成為上合組織區域聯通與供應鏈高效協作的突出亮點。過去五年,中歐班列年開行量連續增長,平均運輸時效從18天縮至15天,運輸安全性、穩定性大幅提升,極大提高整個區域供應鏈的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近年來上合組織成員國紛紛建立產業園、工業園,形成眾多產業集群,在中歐班列的高效串聯下,相關產業鏈、供應鏈愈發強健?!敝袊?a href="http://www.298slotbar.com/quote/stockdetail/index.html?code=601398.SS&codeName=工商銀行&type=5&crumb=股票,工商銀行&announ=l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3875B0;">工商銀行行長劉珺說。
俄羅斯工商會主席卡特林認為,發展運輸走廊,興建和升級國際公路、鐵路,發展相關配套基礎設施,對于充分釋放上合組織經濟潛力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報告指出,當前上合組織的供應鏈合作仍面臨瓶頸與挑戰。其中包括核心技術與關鍵零部件的外部依賴風險,部分成員國(尤其是內陸國家)交通物流網絡等基礎設施的滯后等。
對于如何突破上述瓶頸,實現供應鏈合作的深度融合,報告給出的答案是:上合組織需從技術創新、制度協調和平臺建設三個核心維度協同發力,構建一個自主、安全、暢通的區域大循環體系。
“當我們通力協作時,會變得更加強大?!卑突固构ど搪摵蠒飨x赫認為:“我們要為企業跨境經營提供便利條件?!?/p>
?
編輯:劉潤榕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