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穩、向新、向優——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詳解上半年工業經濟
以5G、人工智能大模型等為代表的數字技術迅速發展,數字產業完成業務收入同比增長9.3%,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了3.4個百分點。持續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國家層面綠色工廠產值占制造業總產值超過20%,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持續下降。
新華財經北京7月18日電(記者唐詩凝、韓佳諾)上半年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如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有哪些新亮點?國新辦18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回應關切。
工業和信息化經濟運行平穩
“今年上半年主要經濟指標總量和增速穩步提升,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在一季度良好開局的基礎上展現出較強韌性,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25.7%,基本保持穩定?!惫I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謝少鋒介紹。
重點行業支撐作用明顯,電氣機械、汽車、電子、通用設備、化工、有色金屬等行業增長較快,對規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進一步提升;工業大省“挑大梁”作用突出,31個省份規上工業增加值保持增長,并全部實現同比增長,8個工業大省利潤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新動能不斷積蓄。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表示,上半年,我國裝備制造業延續較好增勢,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5.5%。
以5G、人工智能大模型等為代表的數字技術迅速發展,數字產業完成業務收入同比增長9.3%,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了3.4個百分點。持續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國家層面綠色工廠產值占制造業總產值超過20%,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持續下降。
加大力度培育創新型企業,上半年,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財政部支持1241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質量發展。連續5年組織開展全國中小企業服務月活動,上半年,累計服務中小企業超過360萬家,促成交易訂單金額近82億元,實現技術成果轉化合同金額超過86億元。
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加速融合
“人形機器人訓練場和數據集落地運營,開源550多萬條訓練數據,加快在多領域下應用,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的產量同比分別增長35.6%和25.5%?!敝x少鋒表示,以融合促創新、促發展,正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科技成果轉化規模更加壯大,上半年,全國共登記技術合同近41萬件,成交額超過3萬億元,同比增長14.2%;產業創新平臺建設持續推進,截至6月底,已建成33家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
制造業中試平臺是輸出中試服務能力的重要載體,是推動制造業中試工作的重要著力點。謝少鋒表示,當前,聚焦原材料、裝備制造、消費品、信息技術、新興和未來產業、共性技術等6個國家戰略與產業發展急需的關鍵領域,工業和信息化部加快打造制造業中試服務網絡,促進中試資源的互聯互通。
“我們已將2400余家中試平臺納入儲備庫,并從中遴選產生241家首批重點培育中試平臺,力爭在今年底,培育5個以上國家級制造業中試平臺?!敝x少鋒說。
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著力優化產業結構,推動高端產業發展。謝少鋒介紹,上半年,規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對全部規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23.3%。
與此同時,數字化賦能加快推進。會上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5G基站總數達到455萬個,目前,5G融合應用融入國民經濟97個大類中的86個,“5G+工業互聯網”項目建設超過1.85萬個。
軟件產業的穩健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工業“智改數轉”的成效。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謝存介紹,1至5月,軟件業務收入55788億元,同比增長11.2%,云計算、大數據服務共實現收入5855億元,同比增長11.2%。截至6月底,搭載開源鴻蒙操作系統的產品種類超1200款,總量超11.9億臺。
謝少鋒表示,將扎實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以市場化思維、法治化理念加強行業治理、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不斷提升工業經濟運行質效。
?
編輯:劉潤榕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