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穩中偏強”的背后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人民幣匯率的穩健表現是內外因素交織作用的結果,其中內生動力是根本。在經濟基本面形成有效支撐、穩匯率工具將適時出手的前景下,人民幣匯率的韌性將會延續。
新華財經上海7月24日電 (記者黃冰玉)在美元指數年內大幅波動、跌逾10%的背景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雙向浮動中彰顯韌性,呈現“穩中偏強”格局,截至7月23日,較年初升值近2%,并保持基本穩定。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人民幣匯率的穩健表現是內外因素交織作用的結果,其中內生動力是根本。在經濟基本面形成有效支撐、穩匯率工具將適時出手的前景下,人民幣匯率的韌性將會延續。
“穩中偏強”成為主基調
今年以來,美國貿易政策擾動全球金融市場,美元指數由此走出一條下行通道:年初站上110關口,然后一路跌破100大關。時至今日,美元指數較年初下跌超10%。
美元指數與非美元貨幣之間通常存在對應關系,即美元指數走勢偏強時,非美貨幣普遍承壓。然而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呈現先跌后漲的走勢,且整體波動幅度較小,在7.15到7.35區間雙向浮動?!胺€中偏強”成為人民幣對美元的主基調,在岸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較年初上漲近2%。
自6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整體走勢已較為平穩,在岸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和離岸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基本維持在7.17到7.18區間窄幅震蕩。
“相較于美元指數變動而言,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呈現‘反向波動,波幅較小’的特征,人民幣對美元的波動幅度明顯低于歐元、日元及大多數新興市場貨幣?!睎|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
內生因素支撐人民幣韌性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面對全球金融市場的風云變幻,人民幣之所以展現出定力,緣于內外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內生動力是其穩健表現的根本。
“6月以來,在美元偏弱的背景下,人民幣匯率呈現‘低波加韌性’的特征。歸因來看,美元指數的趨勢性走弱、國內基本面托底和政策發力、央行穩匯率操作更加靈活、客盤結匯需求釋放等成為人民幣匯率韌性的重要來源?!?a href="http://www.298slotbar.com/quote/stockdetail/index.html?code=600030.SS&codeName=中信證券&type=5&crumb=股票,中信證券&announ=l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3875B0;">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
王青也表示,二季度以來,國內穩增長政策發力顯效,疊加各類“搶出口”“轉出口”效應,宏觀經濟基本面的“穩中偏強”為人民幣匯率穩定提供了內在支撐。
此外,近期央行穩匯率政策更加靈活,中間價引導策略向市場釋放出“以我為主”的明確信號: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保持人民幣匯率彈性,通過價格機制來促進市場供求平衡。
當前,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三者間的價差明顯收斂,并基本實現了“三價合一”。王青表示,中間價調控機制、及時有效的市場溝通,以及監管層較為豐富的匯市調控工具箱,是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能夠保持低波動的重要原因。
穩定動能正不斷積累
展望后市,人民幣匯率仍面臨諸多的不確定性。但分析人士普遍認為,人民幣匯率穩定的內生動能正在不斷積累。
7月22日,在國新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李斌表示,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這既體現了合理均衡水平,也發揮了宏觀經濟自動穩定器的作用。經濟高質量發展、對外開放穩步推進和外匯市場韌性增強,三大因素支撐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穩定。
東海證券認為,在外部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加劇的情況下,中國內部自身發展的重要性反而更加凸顯,下半年國內有望繼續保持積極的政策基調,內需政策仍有加碼的空間,以良好基本面來托舉穩定人民幣匯率。
?
編輯:馬萌偉
?
聲明: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網)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